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俊朗、帅气,初次交谈,人有几分腼腆,他就是毛涛,金属锰厂电解十一车间的一名出槽工。这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这份普通中间,包含了一线员工多少辛勤的汗水,早出晚归,他们不辞辛劳,不怕脏,不怕累,默默地为了企业的发展而努力着,以他们的忠诚捍卫了责任的伟大。
2011年,毛涛被评为先进个人,获得公司的表彰奖励,那么,他在工作中,在这个看似十分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怎样不平凡的业绩呢?
出槽,是电解金属锰提取工艺的一个环节。用重铬酸钾与水化合成为钝化液,金属锰成色的好坏取决于液体的配置与温度,掌握不好,锰片发黑,掌握好了,锰片发亮而且具有金属光泽。还有就是水玻璃的运用,水玻璃运用得当,吸附的金属锰就利于剥离,运用不当,就会加重剥离工的劳动强度,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毛涛是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去实践,他的勤快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兢兢业业工作的一个人,在他工作期间,没有发生过一次质量事故,和工友们相处,他人缘很好,在工作上,互帮互学,在生活上,侠义心肠,有难必帮,但发现违章作业,他坚持原则,绝不含糊。按他的话说:及时杜绝违章作业,是自己肩头的一份责任,也是对工友们的一份爱。
有工友跟他开玩笑:“毛毛,你那么勤快,公司又不给你一分钱。”他笑笑说:“干一行爱一行,公司为我提供了这个岗位,我就要干好,对得起公司的良心。”
干一行爱一行,毛涛的话很朴实,但却是真理。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同样实现着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电解”着人生的金石。
采访中了解到毛涛是石空镇史营村人,没进天元锰业之前曾在南方广东等地打过七八年的工。2003年,毛涛和初创时的天元锰业有过‘一面之交’,处于改制初期,厂房和设备都很陈旧,生产时干时停,工作环境很差,处于困惑和迷茫中的毛涛选择了离开。
2011年,毛涛又回来了。天元锰业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同一块磁石,吸引了他的目光,留住了他的脚步,由此,他成为天元锰业新的一名员工。
问到他的工资情况,他说:“我现在的工资岗位工资加工龄工资有4100元,进厂第二年,有这样的工资水平已经不错了,在外打工七八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一年到头除过吃住路费,也落不上几个钱。2011年9月,我把妻子也介绍到公司上班,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一年至少能存上八九万块。我同村的一些朋友,以前都在外地打工,我进厂以后,把他们都叫了回来,有镍铁的,有彩钢的,电解的、机电的,加起来有十几个人。”
问到他对公司的现在和对未来的展望,他说:“是公司给我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给了我们工作,我们要好好珍惜……天元锰业是一个有活力、综合实力很强的企业,我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要走得认真,走得踏实,再遥远的路途也会找到终点。平凡的工作,一点一滴积累,一丝一毫沉淀,再平凡的岁月也会闪烁出不平凡的光华,就像鲜花一样,开得无声,却很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