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检索标题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字体:

--记2012年度先进班长蒋生科

  在天元锰业总能看到这么一群人,他们身着蓝色的工装,在土坡、楼前、花园之间穿梭着、忙碌着,他们时而弯腰除草,时而蹲下整理树木、修剪花草。他们的手上布满了老茧,但是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下却有着天元人独有的傲骨。
  他们把树木看成是自己的孩子,精心地呵护着,虽然他们的身躯有些佝偻,虽然他们的眼角布满了鱼尾纹,但是他们从来不叫一声苦,也从来没有喊过一声累。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天寒地冻,他们总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精心地呵护着那一颗颗新生的树苗。不管地势如何的崎岖,不论山坡如何的陡峭,我们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生存的环境将会是黄沙漫天;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天元锰业那一片蔚蓝的天空。他们,就是可爱可敬的质朴的绿化工人。
  2006年元月,一个怀揣着梦想的中年人,走出大山,走出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在外甥的引荐下摇身一变成了一名让很多村民都羡慕的产业工人。在这里,他一呆就是八年,这八年的经历让一个年近50岁的庄稼汉的视野开阔了许多;这八年的拼搏让一个曾经的农民凭借一己之力养活全家,并供起了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
  虽然这八年的经历让人觉得心酸,但是他的脸上依然浮现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笑容。八年里,他从一个一线工人变成了一名优秀的绿化队班长,在他成功的笑脸后面有着无数的艰辛和对生活的感悟。他就是荣获公司“2012年度十佳班长”荣誉称号的绿化班长--蒋生科。
  蒋生科今年50岁,中等身材,粗糙的大手加上黢黑的面容,让人联想到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蓝色的工作服包裹着他略显肥胖的身躯,那工作服下面的棉衣在几个扣子的束缚中顽强地向外撑着,仿佛要撑破那层束缚似的。
  采访中,蒋生科告诉我们,当时来到天元锰业的时候天元锰业是一个小厂,只有两条生产线,条件非常艰苦,那时他产生过要离开的念头,可是,他除了有两把力气会种几亩地之外,其他的什么都不会。为了孩子能够安心地继续上学,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并时常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一路走下去,哪怕这条路布满了荆棘。
  2007年,公司第三、第四条生产线相继投产。看到公司发展了,蒋生科也看到了希望,他觉得自己当时留下来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这之后,他的心里更踏实了,干活更加卖劲了,同时,也觉得生活更加有滋有味了。
  由于心态的转变,蒋生科的工作更加出色了。2007年,他荣幸地当上了清槽班的班长,并且在这个岗位上一呆就是三年。后来因为身体不适,公司又组建绿化队,在2010年的时候被调到绿化队,主要负责园区树木的种植及维护。
  蒋生科说,当时到绿化队的时候,厂区内还没有多少树,环境也很差,特别是一到春天,漫天的黄沙吹得人睁不开眼睛。2011年的时候绿化队有了技术员,那时的绿化队只有三个人,他们从东到西,连平地带挖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才把山头推平。接着,三个人就开始打埂、整田。有时候,干活的地方远了,没有水,他们就只能用小车推,用扁担挑。他说那一年是绿化队最辛苦的一年,也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们三个人硬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挺了过去。说到这里,蒋生科脸上露出了少有的微笑。
  为了确保树木的成活率,他们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百般呵护着这些小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年底树木的成活率居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样的成活率,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内,公司的绿化面积由原来稀稀拉拉的几棵树变成了如今绵延数公里的一道绿色风景线。他说,现在他都觉得自己有些舍不得这里了,每次回家,心里都还想着树木的成活率和园林的规划。
  如今,整个绿化队已经拥有员工49人,而蒋生科所在的班组也扩大到了十几个人,他们所种植的树木由原来的几百株增长到11万株的惊人数字,而他也荣幸地当上了绿化队西区园林的班长,2012年他还荣获了先进班长的荣誉称号。
  当问及他成功的原因时,他笑着说:“这一切离不开我们的团队,我能有今天的荣誉,完全和我们团队的凝聚力是分不开的。公司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只有更好地完成公司的绿化任务才是对公司最好的回报。虽然我们班组中的成员年龄偏大,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炽热的心,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干好公司的绿化工作,让我们公司的绿化事业更上一层楼。”

(责任编辑:管理员)
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宁夏中宁县石空工业园区

电话:+86-0955-5635453

传真:0955-5619001

邮箱:tymy168@126.com

宁ICP备14000961号


宁公网安备 640521020000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