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检索标题

钢铁的意志,钢铁汉

字体:
——记荣获公司2012年度先进班长宋子龙

  最艰苦的战斗,需要最有毅力的人,在任何岗位上只要能够坚持,就有最好的收获——题记
  宋子龙,28岁,中宁本地人,现在是镍铁煤气净化车间副主任,是我们所采访的人中唯一的一位冶金专业的大专生。
  2008年大专毕业的他,很荣幸的被分配到湖南湘潭钢铁集团,做了一名基层炼钢工人。由于工作比较突出被调到川钢当技术指导人员,这时候的他,可以说是在工作上一帆风顺的时候,但是,因为外地的生活有些不习惯,再加上家中父母的身体状况欠佳,不得不离开了这个很多人向往的单位,回到了宁夏,随后又在中国石化做石油销售工作。
  2010年8月,宋子龙从朋友口中得知天元锰业正在筹划建设华夏特钢,便自告奋勇地来到了这里,成为镍铁厂的一名工人。当时,很多人对于这个特钢没有什么大的概念,公司很多人也对这此不甚了解。宋子龙的到来颠覆了锰厂很多老职工的技艺,而他也就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技术人员。
  从镍铁厂最初安装规划,到第一次出炉,这之间的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地参与过,每一个工种他都做过,对于镍铁的原料及成品的每一个步骤都了如指掌。
  2011年5月,镍铁厂的技术人员达到了3人。而他们三个人也就承担起来指导其他工人的开炉学习与实践。对于宋子龙来说,他所学的专业和现在所从事的工作还是有很多的不同,所以,在工作中,他仍然在不断地学习。在安装阶段,设备厂家来的技术人员,只是在厂子里转转,简单地指导一下就回去了,遇到实际问题,他们就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但是他们没有被面前的重重困难所压倒,毅然地坚持了下来。从熔炉的安装开始,到第一次开炉炼铁,他们付出了超乎常人所付出的努力。
  第一炉铁从开炉点火到正常出铁最少也得20天左右的时间,为了尽快投产,他们抢时间、赶进度,累了就在主控室的地板上小憩一会,就这样连天连夜、加班加点地苦干了10天左右,那炽热的铁终于出炉了。当一炉炉铁水映红了他们的脸庞时,他们也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看着炙热的铁水,他们欢呼雀跃,欢乐的气氛已然将十几天的倦意和疲惫的身心驱赶的无影无踪了。随后他们又先后安装了3台炉子,每台都是同样的工序,他们干得也更加起劲了。
  他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辉煌,全凭着我们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能受别人受不了的累,我们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所以我们成功了。
  如今,他们的队伍已经从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300来号人了,而宋子龙也由一名技术人员破格提拔为班长。
  2012年,公司启用煤气净化系统设备,宋子龙也很荣幸地分到了这里,开始了新的征程。那时的他不仅要做技术员还身兼行政和后勤等工作,每天带着所有的技术人员,全场安全检查、电极加弧、水泵自备电极、制氮工程检测、补砌铁水包,当时他的队伍已经达到81人之多,分为三个班组,24小时连轴转。
  煤气净化系统设备投用后,公司又招聘了很多大学生,宋子龙除了正常工作外,还要带领18名大学生,负责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
  2012年,所有的炉子都正式投产了,而宋子龙带领的班组也从安装阶段转入了操作阶段,通过数据跟踪和理论联系实际,他们也渐渐地从“门外汉”变成了操作熟练工。这期间,他们所付出的辛劳是可想而知的。通过不断的努力,他们的工作得到了领导们的认可,而宋子龙也荣幸的被评选为年度优秀班长。
  当我们问他对公司的未来有什么想法时,他说:“公司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已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对即将竣工的三期项目建设,我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我们今天的付出,就是为了明天的辉煌!压力越大,我们的动力也会更大……”宋子龙说这番话时,脸上露出了笑容,眉宇间透着一份坚定。
  我们也衷心地祝福宋子龙,希望他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能够走得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管理员)
宁夏天元锰业(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宁夏中宁县石空工业园区

电话:+86-0955-5635453

传真:0955-5619001

邮箱:tymy168@126.com

宁ICP备14000961号


宁公网安备 64052102000039号